近年来,日土县紧扣“个人努力”和“组织培养”内外两方面精准施策、靶向发力,着力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大力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有力推动形成青蓝相继、薪火相传的生动局面,为推进“四个创建”、努力实现“四个走在前列”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诚其心,擦亮年轻干部干事创业底色。“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日土县聚焦党员干部安身立命之本理想信念和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多措并举引导年轻干部恪守“红心”与“民心”,助推年轻干部长的高直、扎得根深。一是涵养一颗绝对忠诚的红心。坚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年轻干部的第一课题,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摆在首要位置,通过党史学习教育等系列主题教育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培训等系列培训强化年轻干部理论武装,通过支部学习、“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等党内政治生活锤炼党性、提升境界,通过泉水湖红色实践锻炼基地、党性体检中心及村史馆等鲜活红色资源增强信念教育感染力、穿透力,引导年轻干部自觉捍卫“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讲政治、讲忠诚体现在履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的实效上,体现在日常言行中,真正做到政治上的明白人、不当“两面人”。二是涵养一颗人民至上的民心。针对年轻干部大部分都是“三门”干部,出了家门进校门,出了校门进机关门,工作经历较短,缺少和群众的深厚基础,缺少在群众中的长期磨炼,对群众尤其是农牧区最基层的群众不够熟悉的问题。日土县在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教育、结对帮扶等“规定动作”的同时,创新开展下田地、下林地、下工地“三下地”等“自选动作”,在春耕秋收时组织年轻干部开展“进百家门、种(收)百家田、听百家话、暖百家心”活动,在春暖花开季组织植树添绿共建班公柳之乡,在复工复产时组织下工地抓生产抓安全促增收,让年轻干部多下基层、多和群众打交道,在群众最需要的时候站在群众身边,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让年轻干部在向下扎根中更好地向上生长。
用其时,激发年轻干部干事创业活力。使用是最好的培养,年轻干部更需用当其时。日土县着眼事业发展需要,健全年轻干部持续发现、动态补充长效机制,坚持凭能力用干部、以实绩论英雄,加大年轻干部使用力度,点燃年轻干部担当作为“引擎”。一是摸清年轻干部队伍“家底”。一方面通过每年定期开展的年轻干部座谈会、新录用公务员(事业人员)培训班、年轻干部调研、日常谈心谈话了解年轻干部,另一方面研究制定《干部抓落实力考察评价办法》《日土县优秀年轻干部“雏鹰培育”行动方案》,结合平时考核工作,对年轻干部落实情况每季度进行量化评价和考核,从而摸清每名年轻干部的能力特长、性格特点、脾气秉性,分门别类、动态调整年轻干部后备库,做大年轻干部“蓄水池”。二是努力把“好钢用在刀刃上”。牢固树立成长在一线的鲜明导向,破除论资排辈、求全责备、平衡照顾等观念,把愿不愿做事、善不善干事、敢不敢扛事、能不能成事作为识别和使用干部的重要标准,对综合素质高、工作能力强、发展潜力大、有培养前途的年轻干部,打破隐形台阶,不拘一格,大胆使用,让优秀年轻干部有舞台、有空间,努力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人岗相宜、自我实现。2023年,日土县大胆培养选拔66名(其中专招生20名)公认度高、工作能力强、综合素质好的优秀年轻干部,为年轻干部成长提供了更多的平台,确保工作不断档、干部不断层,进一步优化了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结构。
管其身,筑牢年轻干部干事创业防线。树若正直,能参天;人若正直,可明理识大局。日土县坚持严管与厚爱结合、激励与约束并重,聚焦扣好年轻干部的“第一粒扣子”,建立管思想、管工作、管作风、管纪律的从严管理体系,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多点“婆婆嘴”、多去宣传、多去提醒,努力将日常监督“探照灯”照到八小时之外的生活圈、朋友圈,引导年轻干部慎权、慎微、慎友,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同时综合运用纪检、巡察等各方面监督成果,全面、及时掌握年轻干部的现实表现,对存在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发现、早提醒,对关键岗位和党政正职等岗位的年轻干部,建立廉政风险预警防控机制,对不胜任、不称职,不讲规矩、不守纪律的坚决调整下来;研究制定《日土县受处理处分干部回访教育和重新使用办法》,正确对待被问责干部,按照“三个区分开来”要求激励干部担当作为,一系列措施时刻警醒年轻干部守住法律与纪律的“高压线”,划清公与私的“警戒线”,做到“能干事、干成事”,又“不误事、不出事”。